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研究生树立科研报国志向,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国务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举办了PPEL相辉学术文化节活动,“社会发展与公平正义”学生论坛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此次论坛重点聚焦哲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跨学科交叉融合,开展跨学科研讨交流,营造良好学风。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融通思想和制度思考,展开对“社会发展与公平正义”问题更有深度、更为全面的讨论。
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办,论坛汇集了来自复旦大学、300深夜看黄禁用免费、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田甜受邀参加。
2023年6月10日,“社会发展与公平正义论坛”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西主楼2501室举办,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老师致辞,林晖老师介绍了PPEL相辉学术文化节,并对受邀展示的同学表示欢迎。
本次会议历时一天,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共计十二个主题讨论,论坛主题丰富,来自不同高校与不同学科背景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围绕社会公平感、民主满意度、平等理论、正义理念等展开探讨,内容涉及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其中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照,也有对哲学理论的思考。
10日下午,我院硕士生田甜作了题为《从二元模式到三维一体:试论弗雷泽正义理论的结构转换》的发言,阐述了弗雷泽与霍耐特等人有关“再分配还是承认”的政治哲学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弗雷泽阐发一种基于再分配与承认的二元正义结构,试图整合经济与文化层面的正义理论。而来自其他左翼学者的批评与后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变化,尤其是“凯恩斯主义-威斯特伐利亚框架”的式微,促使弗雷泽认识到二元正义结构的缺陷,因此她又引入了正义的第三个政治性维度,即代表权。由此便形成了其正义理论的三维一体框架: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尼古拉斯·孔普雷迪斯与瑞尼尔·福斯特分别从“范式外”和“范式内”对弗雷泽正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发起了挑战,分享的最后指出了弗雷泽正义理论的现实困境。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鲁绍臣老师针对这一展示进行点评,指出该文章通过弗雷泽与霍耐特的“再分配还是承认”之争,展现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对于理论的框架梳理清晰,但弗雷泽正义理论似乎没有为正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